近三年,高效办结金融民商事案件204729件,某国有企业融资性循环贸易纠纷案、系列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等一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示范引领案件顺利审结……
6月2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民商事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白皮书显示,近三年来,武汉两级法院一审金融民商事案件受理数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两级法院新收金融民商事案件标的总额增加近一倍。
(资料图片)
精准识变防风险
“随着资金融通渠道不断扩展,以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传统金融案件持续高位运行的同时,融资租赁、保理等新型融资类案件也在快速扩张。”发布会现场,武汉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武汉法院坚持防范金融“脱实向虚”的司法导向,引导和规范金融交易。在一起某国有企业“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纠纷案件中,武汉中院精准识别和有效规制“融资性循环贸易”行为,有力遏制国有企业的贷款通道业务,依法否定无金融资质的国有企业放贷行为的法律效力,切实防范无金融资质的国有企业变相从事金融业务,引导其回归实体经济。
案件宣判后,业内人士普遍评价,判决对于规范融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具有明确指引作用。
武汉中院民三庭负责人表示,“不止是融资方式日新月异,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交易数字化等也对金融审判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案件处理结果不仅关乎案涉主体的权益维护,更涉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以及金融安全的维护保障。”比如,在“张某与陈某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一案中,武汉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对金融市场的引领作用,认定虚拟货币交易系国家禁止行为,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切实维护了金融秩序及社会公共利益。
“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叠加性、突发性等特点,作为法院,要更加严格地落实科学防范、早期识别、依法处置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切实防止金融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武汉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协同机制具雏形
“我的信用卡逾期了,银行要起诉我,这可怎么办。”
突然收到短信提示,发现自己信用卡逾期了的小石有点懵。
面临纠纷的小石一路小跑到银行网点求助,银行的工作人员推荐他到湖北省银行业调解中心调解纠纷。
“我以为得折腾几个月,没想到调解中心这么给力,1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小石向调解员竖起了大拇指。
现场调解,当场解决,不收取任何调解费用……这样顺畅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并非一蹴而就。
近年来,武汉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主动联合行业协会、行业调解组织,打造“法院+证银保调”对接平台,持续推进金融纠纷“分调裁审”改革,促进金融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以“法”为纽带,以“治”为目标,以“协同”为手段。武汉法院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法治保障和治理能力。
据了解,武汉法院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协会以及知名高校积极对接,通过定期座谈、召开专题培训、通报案件等方式,及时堵塞漏洞,防范化解风险,初步构建了以数据协同、政策协同、资源协同、智力协同为主体的金融法治协同框架体系。
体制机制求创新
既因时而兴,便乘风而上。金融改革与开放日新月异,资本流通求新求变,武汉法院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积极推动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
武汉法院大力推行繁简分流机制,采用简易案件、普通案件、复杂案件“三分法”, 结合小额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独任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实行要素式审理,推广使用简化裁判文书,实现金融案件“简案速裁、普案快办、繁案精审”。
改变过去“一案一立、分别审理”的审理模式,积极探索金融群体纠纷集约化审理,引导投资者用足、用好证券诉讼代表人制度进行“搭便车”维权,推行示范判决促进类案调解机制,力求“判决一个,解决一片”。
2022年,武汉法院金融案件网上立案率达83.63%,电子送达率达83.60%,共委派调解成功6324件,司法确认4074件,均居湖北省前列。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武汉法院将着力发挥金融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功能作用,充分延伸审判职能,主动服务金融风险治理,为推动武汉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