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  >  正文

“碳捕手”的崛起:解密中国石油CCUS产业发展之路|全球微头条
2023-02-28 10:04:27 新华网

2月15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黑46区块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循环注入站里,随着中控室工作人员发出操作指令,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下,驱动油藏产出“绿色”原油。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战略储备技术。加快推进CCUS技术应用和产业链发展,是能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需要和重要路径。


【资料图】

多年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CCUS产业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技术攻关,创新形成了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我国CCUS项目在驱油利用领域迈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从跟跑到领跑

近60年砥砺奋进,中国石油CCUS产业经历理论探索、技术攻关与试验、工业化试验与推广三个阶段,在技术创新、注驱规模、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石油11家油气田已经开展17项CCUS重大开发试验,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超百万吨,已累计埋存二氧化碳超5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000万棵,累计增油130万吨。

中国石油CCUS项目在理论技术攻关与现场试验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创建了碳捕集与输送、油藏工程、防腐、封存、监测、地面配套等关键技术,形成了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在国内率先走通CCUS-EOR全流程,比水驱方式提高原油采收率10至25个百分点,驱油效果显著。中国石油自主研发了CCUS全流程装置和设备,持续引领国内CCS/CCUS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石油大力推进CCUS项目智能化生产管控,初步形成六类CCUS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CCUS发展“吉林模式”,创建了集地质、工程、地面、运行管理于一体的“智慧管控平台”,实现CCUS-EOR效益开发。

中国石油扩大CCUS在低渗透油藏、非常规油气开发方面的利用规模,创新探索CCUS与光伏发电相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CCUS-EOR项目的负碳开发。

从1965年在大庆油田长垣区块开展井组规模试验至今,走出了一条由重驱油向驱油和减碳并重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CCUS产业发展之路。

势能变动能

“双碳”目标下,国内CCUS产业迎来发展的时代东风。油气企业发展CCUS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周边大多分布有炼化企业、发电厂、水泥厂等。这类企业能够为油田发展CCUS提供外部碳源,中国石油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为油田企业CCUS-EOR项目提供充足的内部碳源。

中国石油集成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在科研攻关探索中磨炼出一支业务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CCUS专业化团队,汇聚成发展CCUS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产业一体化是中国石油发展CCUS的重要支撑。中国石油相关业务覆盖CCUS产业发展多个环节,产业协同的优势持续蓄积成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动能。

近3年来,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体系,明确新能源业务“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将CCUS示范工程作为绿色产业“五大工程”之一重点布局,不断完善CCUS规划方案,全面推进CCUS“四大六小”重点项目,组织编制长庆油田和新疆油田两个千万吨级CCUS中长期发展规划,全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充满生机,正飞速奔跑。

变局中开新局

国内CCUS产业仍处在工业化试验和推广阶段,实现CCUS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经济性是制约CCUS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受碳源价格影响,国内CCUS产业面临经济性差和低效开发的困境,亟待进一步降低CCUS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从政策环境看,国内已陆续出台多个鼓励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埋存等绿色低碳技术的文件,但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推进落实。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国内CCUS技术水平需要继续攻关提升,特别是针对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仍有待突破。

不同行业,特别是高碳排放企业应从长远角度考虑CCUS产业发展,尽早布局,不断加强与碳埋存端企业的合作,探索建立符合能源低碳转型趋势和企业发展实际的CCUS协同发展新模式。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加强与企业的攻关合作,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不断完善国内CCUS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引领CCUS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石油要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推进解决低成本碳源规模化供应问题,推广应用成熟有效的CCUS发展模式。同时,加快推进CCUS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试验,打造CCUS产业链。

从1965年起步探索到2022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松辽盆地里的一立方米“碳”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超百万吨油,中国石油以CCUS发展为底,绘就了一幅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石油画卷。

热门推荐